常見的黴菌感染

(a) 足癬:俗稱「香港腳」。足癬可以有幾種不同型態的徵狀,大部分是在趾縫腳掌患處出現水泡或皮膚乾裂脫落,有時會感到十分的癢。倘若抓傷,有可能造成細菌感染,甚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或導致敗血症。 
 

(b) 甲癬:俗稱「灰指甲」,真菌侵蝕腳趾甲或手指甲,會令指甲變色、變形、加厚及變得脆弱易碎。

(c) 股癬:股癬大多是由黴菌所引起的表皮感染,好發於肥胖及流行者的雙側大腿上內側及臀部由陰股處蔓延到大腿內側,乃至於肛門周圍,多為兩側性,因容易復發,常可見到境界明顯、紅至棕色的斑塊在腹股溝內長出紅色環狀皮疹及有劇烈搔癢感,初期是幾個飯粒大的紅丘疹,隨病情加劇,紅疹會往外逐漸擴大,病灶中心的發炎現象卻減弱或消失,邊緣部分因病情活動性強而形成界限明顯的環狀隆起,患部邊緣常可看到鱗屑脫皮樣,因患者搔抓,或可以見到有濕疹樣的變化。氣候轉涼或局部保持乾爽後,邊緣處的病灶即能減輕變得較不明顯。一般而言,股癬要跟對磨疹區別,以免用藥錯誤,症狀會更加惡化。  
     
 (d) 體癬:俗稱「圓癬」,於身體暴露區(如臉、手臂或肩)出現一個或多個環狀紅色丘疹,可以由非常癢到沒有感覺。  

(e) 頭癬:患處頭髮枯黃,失去光澤,逐漸脫落。由於毛囊被破壞,可能遺留永久性禿髮。  
 
(f) 汗斑:汗斑比較容易發生在身體易出汗的部份,一般常見於脖子、胸、背、腋下及大腿內側,但偶爾會長在臉部。在這些部位可以見到圓形或不規則形狀淺色圓形糠狀皮屑斑,大小從綠豆至十元硬幣不等,境界明顯;有時可以見到這些斑塊互相融合成一大片。 
  
●治療方法

1. 外用抗黴菌藥膏。
2. 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
3. 對於合併細菌感染者,應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4. 對於合併濕疹及過敏反應者,應給予抗過敏治療,同時積極治療原發黴菌感染。

●預防之道
1. 注意個人衛生,沐浴時要仔細清潔皮膚及雙腳。
2. 經常保持身體乾爽,如沐浴後應盡快抹乾身體,趾縫要徹底抹乾。
3. 應穿著乾爽通風的鞋子及乾淨吸汗的棉襪子。襪、衣物及浴巾要每天洗換。
4. 避免穿著過於緊身的內衣褲,衣服材質最好選擇可吸汗的棉質衣物。
5. 觸碰患處之後必須洗手,以免皮膚癬蔓延到身體其他地方。
6. 勿於公共廠所與他人共用衣服鞋襪、毛巾及個人用品。

 

參考來源:台大皮膚科部(2006),實用皮膚醫學,台北。

 

 
 

皮膚疾病


王正坤醫師資歷

1.台灣美容醫療促進協會理事長
2.中華民國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
3.Dr.FreeVenus藝群保養品董事長
4.藝群皮膚科診所院長
5.國家品牌玉山獎
6.台灣100大MVP經理人
7.台灣醫療服務傑出獎
8.勞動部 績優企業獎


藝群皮膚科診所(集團總部)
https://www.e-champ.com.tw
藝群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Dr.FreeVenus藝群保養品)
玻尿酸精華液領導品牌
https://www.e-champ.com.tw/e-shop/